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谈项目开发中施工成本的控制
作者:王增道 魏…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2/20 13:24:14  文章录入:21cpmzhang  责任编辑:21cpmzhang

   
  在我国,不要求承包商提供详细的付款申请计划,也没有具体的付款标准,开发方和承包方经常在如何付款、何时付款、付款多少的问题上纠缠不清;项目开发企业的预决算人员属于项目管理部的一部分,缺乏独立性,其主要工作是按项目实际施工进度核算承包方完成的工程量,作为甲方支付乙方进度工程款的主要依据。因此,开发企业项目管理预算人员应做到“多看、多问、多思考”,尽量使预结算与实物工作量保持一致。“多看”:就是要多看工程的施工组织方案、施工工艺流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如基坑全断面锚喷支护,由于受周围建筑物基础及地下水、地质等不确定因素影响,有些地方需要加强支护,有些地方要减少锚筋,甚至局部地方不用锚喷,对于这种变化就需要细心观察和计量,以确凿的证据核定工程量。“多问”:就是对于预算中自己经验不足的问题,向现场的工程师进行咨询。“多思考”:定额是目前建设市场确定造价的主要依据,但由于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工程现场的子目组价、项目组价仍为目前造价中不可避免的工作,具体用量如何,操作工艺是什么,组价到什么计量单位报价,都需要造价人员去推敲、思考。 
        
  四、及时有效地对材料设备、劳动力的市场价格进行寻价,建立寻价体系 
        
  在国外,业主可以从国家质检部门得到各种建筑材料、产品的合格品牌厂家名单,通过与材料协会及供应商的联系可以及时获得相关价目表,从而有效地控制其使用材料产品的来源和价格;如果承包商使用合格名单以外的材料产品,承包商必须提供相当一级检测单位的合格检测报告,并承担其一切费用和责任。 
        
  在我国,项目开发过程中,项目开发企业为控制成本及确保材料设备质量,对某些材料设备均会采用甲方指定或限价方式。首先,开发企业应关注专业机构公布的价格,并与社会咨询机构保持联系;建立企业内部价格信息网络,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及时准确地把握不同地区和规格的材料、成品、半成品的价格信息,确保可随时随地调用及监督,做到资源共享;并可利用长期与商家建立的经济往来关系和社会公开渠道,寻找物美价廉的产品。其次,企业应把握大势,控制材料的采购单价。在系统价格的基础上,定期绘制主要材料价格曲线图,分析材料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结合技术分析及市场经济的运行状况,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材料价格走势,在参照价格信息的基础上,理性地分析、把握材料价格的趋势,将分析成果应用在成本控制中。第三,及时了解和掌握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充分优化使用社会人力资源,做到人尽其才、各取所用,努力降低劳动力成本。

  五、避免索赔事件的发生,做好反索赔工作

  在国外,严格的合同条款,给予各方人员权利的同时也制约着各方的行为、彼此的关系和合作方式;因此,合同双方均需按照合同要求,明确办事程序和时限,避免索赔事件的发生。

  在我国,各项管理工作在不断的完善。项目开发企业首先应该制定严格的施工合同,避免索赔事件的发生。其次,应会同现场监理,对施工单位措施不当,延误工期;交叉作业,妨碍另一方正常工作;管理不当,损坏工程成品;未通过正常程序,使用非业主指定的产品等等,使用充分有力的证据和原始资料,做好反索赔工作,保护自身利益和信誉。

  以上从五个方面谈了施工阶段项目开发的成本控制,除此之外,开发企业的资金筹措、运用,支付手段和时机的把握,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开支等对开发实施阶段的成本控制亦至为重要,其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可以有侧重,不可有忽略。对于项目成本控制管理这个大课题,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总之,项目开发企业的经营管理、预决算人员要做到统观全局,对建筑市场走势做到心中有数,对定额做到灵活应用,为项目开发中的成本控制辅平道路。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