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工程行业信息化历程反思
作者:王磐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19 17:11:30  文章录入:21cpmzhang  责任编辑:21cpmzhang

本上都是定性的考核标准,缺少明确的、量化的、具备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经常导致企业在制定信息化管理目标时出现无所适从的局面。

  5.没有考虑信息化过程的长期性

  国内工程企业的管理模式差异性大,国内的信息化管理服务商可以提供的产品是不是完善、如果予以完善需要多少时间都是未知数,而特级资质施工企业大多体量庞大、组织结构呈现多层级管理特点,不同施工区域的地方管理标准也不尽相同,要真正完成“企业自身信息化需求分析-选择合作伙伴-系统平台建设-实施推广-需求再分析-系统完善-实现目标”的整个过程时间可想而知。管理部门为特级企业达成新标准的要求,设定的两年缓冲期,就企业信息化而言,两年时间的科学性、合理性也需要予以讨论。

  二 施工企业自身准备不足

  1.信息化意识仍然有待提高

  信息化管理的概念已经被国内大部分工程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所接收,目前,主动引入信息化管理模式和为了因应管理部门需要而被动走向信息化的工程企业比例基本上各占50%,但是,信息化对于企业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企业自身是不是已经完成了引入信息化管理所必需的理论、体系、制度准备工作? 这些在向信息化管理转型中至关重要关键问题却很少被认真的考虑过,大多数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买一套软件,把公司目前管理体系纳入软件中,所有人员只要学会如何使用软件就可以了”的层面,这样的思路直接导致了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关注重心的偏移,企业更多关注软件平台中是不是具备某些功能点,却较少关注软件平台对企业自身业务的适用性。

  2.没有结合企业的特点制定信息化目标

  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史、管理模式都不会是一样的,企业只有找到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管理模式,才会对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我们必须看到,工程企业管理包括了项目微观管理与企业宏观管理两个层面,项目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而企业内部管理层与业务层对于信息化管理的需求有着很大的区别,作为管理工具的信息化平台,是不是能够与企业的管理特点相适应并很好的融合,项目管理的深度与广度,是不是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直接关系到今后信息化进程的顺利与否。所以,工程企业在着手进行信息化管理转型之前,必须首先对企业自身的业务模式、管理特点进行充分分析,确认哪些是可以优化的,哪些是必须予以保留的。

  我们在与工程企业用户沟通过程中却发现了很不愿意看到的本末倒置的现象,用户的关注焦点更多时候集中在系统平台是不是先进,采用技术是不是成熟等方面,对系统适用性评价时缺少了来自于基层管理人员的看法。结果往往造成系统在进入实施推广阶段时会爆发大量的应用问题。

  3.基层管理人员素质的制约

  工程企业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就是人员素质普遍不高,虽然经过十几年的提升,在项目现场除少数岗位的管理人员(如预算、资料、技术)外,其余管理人员的素质仍然相对较低,对于计算机而言就更为陌生,这样的人员现状对于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全面推行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尤其是这些管理人员所属角色基本都是管理的关键节点,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一方面会影响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进程和效力发挥,另一方面会引起基层人员的情绪反弹。

  针对这个问题,企业必须未雨绸缪,各项培训和激励手段必须提前开始进行。

  4.工程行业潜规则的影响

  在工程行业中,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行业潜规则”,这些潜规则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随着信息化管理工具的进入,这些潜规则的生存空间将会被极大压缩甚至不复存在,在潜规则下的某些既得利益者,将会成为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核心阻碍。

  三 系统服务商对工程行业的认识不足

  1.对工程行业特点了解不够

  与其他行业相比,工程行业有着太多的特点和不同,而这些固有的特点和不同,也是工程行业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点,如果信息管理平台对这些特点处理不好,在后期推进过程中将面临巨大的困难。这也就为致力于工程行业信息化的软件供应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必须在结合施工企业的行业特点认真分析基础上形成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借用财务管理系统或制造行业ERP的管理思想来搭建工程企业的信息管理平台。

  2.项目管理业务深度不足

  如前所述,工程企业管理分为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两个层面,项目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而目前相当多的管理平台中,忽视了项目管理的基础性作用,对于项目管理业务或者涉及甚少,或者与项目管理实际过程业务模式、业务流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