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项目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中的实践形式探讨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3/8 10:54:24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定位,而不能截留利润,固化机构,变成微型企业,与企业的主体地位和利益发生对抗,这是不可错位的。企业与项目是委托与被委托、授权与被授权的关系。项目经理在这一点上必须清醒。

  3.项目层次与作业层次是合同商务关系。项目同作业层之间,不管作业层是什么方式和配置,都是合同关系,受《合同法》制约。项目层次与作业层次是合同商务关系,是以管理层与劳务作业层相分离为前提的。建筑企业是靠劳动密集型起家的,劳动力组织形式一直是改革的难题。实现管理层、作业层两层分离后,就有一个作业层如何建设、如何发展的问题。这种两层分离在一个具体企业表现为管理层和作业层分离,在社会上表现为整个建筑施工队伍按照专业化分工,然后在项目下进行生产能力的组合,这样就可以把施工能力引导到按专业化发展、大生产方式的组合道路,使很多老企业原来潜在的管理能力通过这种形式大大释放出来。作业层的发展方向应当是专业化、独立化、社会化。作业层专业化不是目的,是一种生产组织形式,最终目的是法人化。

  参考文献:

  [1]胡德根,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发展现状与展望,中国工程咨询,2004年第3期。

  [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编委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实施手册,2006年。

  [3]王祖和等,现代工程项目管理、2007年。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