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风险管理 >> 正文
加强项目用工的风险管理
作者:未知 来源:星论文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3-20 10:50:14

  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对物探队伍项目用工特点分析,探讨如何降低地震项目用工风险,建立合法的用工途径,抓好项目用工开工前验收工作,加强项目用工的培训,特别是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强化用工的动态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预防地震生产用工风险。

  所谓项目用工,就是“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目标的劳动用工。物探处地震勘探队伍施工工期短,一般3-6个月,施工任务重,劳动强度大,队伍庞大。目前三维地震勘探,需要雇用500人左右的临时工;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则需要雇用800人左右的临时工,再加上职工200人左右,地震队人员近千人。地震生产需要的项目用工人数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会越来越多,要完成地震生产任务,必须抓好项目用工管理,考虑现代法律法规制度,防范劳动争议、安全生产等用工风险,保证项目施工正常开展,加强项目用工的风险管理,才能保证勘探项目做强做大。

  一、项目用工特点

  油田物探队伍项目用工在业务上主要是围绕地震生产来组织实施的,一旦项目上马,人力资源部门会同项目经理着手选聘项目人员。而地震项目用工更有其自身的特点。

  1.专业性强

  地震队项目用工从事工种和岗位是油田特有的勘探工,如放线工、钻井工、爆炸工等,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需要物探专业技术人员对他们进行一定的上岗培训。

  2.安全要求高

  地震队施工生产地点常常是农田、河流、山区、沙漠,地处偏僻,人烟稀少,环境差,施工期间经常是寒冬腊月、下雪冰冻,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在施工中员工有的眼睛被炸瞎、有的胳膊被炸断,甚至有的被炸死、掉下河淹死。要从事高风险、强体力的勘探工作,必须进行安全生产培训。

  3.施工期限短、报酬低

  一个地震项目3-6月,月收入1500元左右,再加上从家乡到施工地以及春节假期探亲来回路费,收入与建筑施工、机械加工等相比偏低,地震队伍施工工期短,施工地点随着项目任务地质要求每年都有变化,要不定期招人,项目用工流动性很大,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不利于岗位培训,不利于地震生产。

  4.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

  劳动报酬低、工作强度大、安全风险大等等这些状况,吸引不了高素质的人员,导致地,转自[星论文网]www.starlunwen.net震项目也只能使用到综合素质不高的用工人员,给用工管理带来较大的困难,给高效优质的完成地震生产任务带来挑战。

  二、项目用工风险

  1.项目员工安全风险

  在地震施工中,不能把项目用工人员当作纯粹的干活的机器,不能因为地震施工仅几个月就认为干完活就完事,他们到了我们的队伍,成为我们的一员,我们就要关心他们,关心他们的工作环境是否安全,要求他们清楚各种不安全因素。例如水上作业必须穿戴救生衣,爆破作业必须取得涉爆作业操作证等等,努力降低人身安全风险。

  2.项目用工法律风险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劳动合同的签订不科学、不规范或合同履行不到位而引发的补偿、赔偿争议时有发生,经常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满不再续签的,单位要补偿员工,除非自己不愿意续签的;如果单位提出解除合同的,员工同意的,也要支付经济补偿;而且即使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的,单位也要补偿员工。就是说,施工结束,单位要给项目用工补偿,每年地震队出工签订合同、收工解除合同,有的项目用工连年施工,按规定每年都要补偿。我们一直未予补偿,这种用工的法律风险不能忽视、不能轻视,如果处理不好,会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和谐稳定的生产局面。

  3.企业生产风险

  项目用工的计划性不强、招用程序简单化、人员流动性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培训针对性不强等因素,客观上导致岗前的安全、业务技术培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部分人员的技能、意识不能适应油田企业生产特点的要求,这些都会影响地震生产质量。项目风险的根本风险还在于影响队伍品牌创建,危及企业生存,项目成果作为创牌子的重要名片,需要全体项目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只有努力降低用工风险,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才能为创建优秀品牌奠定基础。

  三、如何防范项目用工风险

  1.抓好项目用工开工前验收工作,努力降低用工法律风险

  地震队开工前,人力资源部门必须亲临现场,和相关职能部门一起,以《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为准则,结合地震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